古建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文化

古建文化

“一座建筑虽然从城市里消失了但是文化并没有消失。”

古建知识2023-01-11古建文化古建测绘感想
苏州古建手绘,古建测绘感想,古建彩绘聚宝盆,“一座建筑虽然从城市里消失了但是文化并没有消失。”,苏州古建手绘,古建测绘感想,古建彩绘聚宝盆周四晚,“书店燃灯计划”第七期线年记——从一座城,走进古老中国”,作家萧易分享了营造学社不为人知

“一座建筑虽然从城市里消失了但是文化并没有消失。”

“一座建筑虽然从城市里消失了但是文化并没有消失。”,

  苏州古建手绘,古建测绘感想,古建彩绘聚宝盆周四晚,“书店燃灯计划”第七期线年记——从一座城,走进古老中国”,作家萧易分享了营造学社不为人知的一段故事,带我们走进了梁思成、刘致平用560张照片记录下的古老广汉,并回答了读者的提问,今天我们精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摘录于此,和大家一起感受建筑的神奇魔力。

  萧老师您好,很好奇老师既然不是建筑或城市规划相关学科的从业者,那是什么成为了您的动力,让您不辞辛苦去走访和探究这座城市呢?想必这个过程也消耗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吧,非常佩服您。

  萧易:正如您所言,我不是学建筑的,所以我拿到照片的时候,打动我的并非建筑本身,而是建筑背后承载的历史,所以我选择从文化去解读,而不仅仅是建筑。当我们拿着照片,试图复原古城历史的时候,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我发现,我们与80年前已经隔了那么远。一方面,城里的居民对于照片的记忆是如此模糊,只有9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有些许记忆,另一方面,大量的古建筑已经消失了,甚至没有来得及去任何的记录,城市变迁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想请问萧易老师,您在第一次看到营造学社留下的这些照片时是什么感受?您觉得这些照片,包括营造学社对保护中国古建筑所做出的贡献,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哪些更为重要的价值?

  萧易:这批照片的原始文档,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有一次我去核实资料的时候,我说这里有500多张广汉的照片,资料室的阿姨一点都不相信。她说,梁思成怎么可能在广汉拍这么多照片?我想,每个人看到这批照片,都会特别吃惊。

  建筑在中国,地位一直不高,古代修建建筑的大多是匠人,营造学社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古建筑纳入到了国人的视野,这就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萧易:不同的时代,对于建筑的审美是不同的,比如汉代,我们接触到的汉阙、崖墓里面的建筑符号来看,那个时代以雄浑大气为美;到了清代,建筑又呈现出清秀的风格。

  不同的建筑,它应该有自己的美,比如寺院,应该是庄严的;比如园林,那是婉约的;比如牌坊,它又应该是雄奇的。建筑的种类不同,也就决定了我们看它、欣赏它的角度。

  萧易:抗战后,营造学社先是迁徙到龙头村,又从龙头村迁徙四川李庄。在李庄,学社已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古建筑调查,工作一度停止,这个时候,梁思成撰写了中国建筑史与中国雕塑史。

  抗战胜利以后,营造学社就迁回了北京,那个时候学社的经费已经枯竭了。所以当时的教育部就建议营造学社跟中央研究院或者中央博物馆合并。梁思成先生就到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刘致平、莫宗江也跟着梁思成回到了清华大学。所以营造学社大量的资料其实上都保存在清华大学档案馆里面,广汉的这批照片也因此就保存在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里面。

  萧老师您好!梁思成先生的脚步遍及大半个华夏,他用纸笔记录了各类形制的中国传统宫殿、寺庙等建筑,对我国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萧易老师的书,让我有幸走近广汉,这是一座拥有精美绝伦的建筑和丰富多彩生活的城市。照片中,当年的社会形态犹在;现实里,古城的人文乡愁却愈发遥远。您在整理这批珍贵影像资料和编撰这部书籍过程中,是否产生了建筑与乡愁的共鸣?民居是广汉古城建筑的重要载体,同样也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而对于民居的考察和保护,是梁先生的未竟事业,在您从事行业的职业生涯中,对于广汉民居这一建筑形式是怎样理解的,对于它的保护和传承又是怎样看待的?

  萧易: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民居一般是不会出现在县志里的,因为这是民间的住宅,梁思成在广汉也考察了几座民居,比如张氏庭园,是一位地主的住宅,广汉人将张宅誉为《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足见这座庭园的豪华、精致程度。

  乡间的民居,正面是堂屋,两侧是厢房,这样的格局,也称三合头,有钱的人家,才把围墙围起来,称为四合院。

  梁思成曾经在中国建筑史里面说,民居是日常居住的,又时常维修,随意性很强,研究与传承很困难,广汉也一样。他的学生刘致平,对民居倒很有兴趣,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中国居住建筑简史》,您可以找来看看。

  在大学的时候去过两次平遥古城,相比于繁华的商业主街,幽深的小巷更有味道,古色古香的民居比当地人头攒动的孔庙还要生动。当地的爷爷也说过,商业化开发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而且因为都不是本地人在经营,当地很多留守老人和儿童也很难寻得清静。请问萧老师,现在的发展经济和保护古建筑的矛盾能否有办法调和呢?

  萧易:现在很多读者都是古建筑爱好者,我们不远千里,去河北正定看隆兴寺,去新津观音寺看寺院与壁画,一个地方的古建筑,其实就是名片,有了这张名片,才能发展经济。

  那发展经济跟保护古建筑,为什么会矛盾呢,其实是我们只把建筑作为一个赚钱的空间,而不去追寻建筑的历史,讲述建筑本身的故事,所以才会有矛盾。平遥古城保存的这么完好,我们如果能将它作为一个了解古代城市布局的范例,通过不同的建筑,讲述不同的故事,我想参与的人一定是很多的。

  萧易:前段时间我去了四川的广元剑门关。在广元剑门关我就发现了一个牌坊,这个牌坊是灾后重建的。他们在这个牌坊上刻了汉代的铺首,又刻了很多先秦的花纹。这样的一个仿古建筑,在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一个败笔。

  那么如何去优化仿古建筑呢,一句话,多读书。许多做仿古建筑的人,都不了解牌坊的历史,那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四不像的。

  梁先生和林先生可谓中国近代史上优秀的建筑师,也是有名的建筑伉俪。他们学贯中西的建筑风格、严谨的治学态度,着实令人钦佩!尤其是林先生,到现在都是我的“女性楷模和榜样”。我想请问一下萧易老师,营造学社当年在对中国古建筑所进行的考察、保护,对我们当下保护古建筑、弘扬传统文化有何现实意义?我们何时能够像意大利、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一样,树立全民自觉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我们到底和欧洲国家的人民在这方面还有哪些差距?

  萧易:营造学社最大的贡献,就是他们在民国年间,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他们谱写了中国的建筑史。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建筑史,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先生,他们去填补了中国建筑史这样的一个空白,把建筑作为一个文化门类带到了我们国人的视野里面。

  至于我们如何去树立自觉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呢,我认为保护建筑的意识不是树立起来的,它应该源于对建筑的认识,源于对建筑背后文化的探索。我想,我们真正了解了建筑,知道不同的建筑是文化的体现,建筑也就真正融入我们的思想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试图跟建筑做朋友,一旦成了朋友,我们对它们不就是如数家珍,小心呵护了么?

  您觉得中国在保护古建筑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哪个城市?为什么?现在中国在保护古建筑上有法律方面的保障吗?所有的古建筑都需要保护吗?如何判定是否需要保护?

  萧易:近年来,中国的国宝单位,古建筑入选的比例越来越高,以四川为例,大量的明代建筑都被列为了国宝单位。许多城市都将古建筑的保护纳入了文物保护计划,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说明我们认识到古建筑的价值。这不仅仅是个别城市,整个中国都呈现出这样的趋势。

  至于判断古建筑是否应该保护,有两个标准:一是年代,年代越早的古建筑,那它的价值应该会越高;其次是建筑本身的稀缺程度,那如果这个建筑的斗拱或者阑额很独特,那自然也就更具有价值。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当我游历在这块承载5000年厚重文化的土地上,环顾四周,看到为数不多的古代建筑而感叹时,我更加觉得梁先生林先生和营造学社的价值与不易。过去的90年间,曾几何时,我们对古代建筑物的所作所为,让人痛心疾首。好在国家把中华文化复兴和保护传统文物写进宪法,未来90年值得期待。记得六十年代初我读小学,家在汉口惠济路时,外婆信佛,全家周末常去家附近的古德寺拜佛。文革期间古德寺遭受很大破坏,外婆没能再去敬香,古德寺也慢慢淡出我的记忆。新冠病毒疫情之前从国外回到武汉,有幸看到修复的古德寺,深感一座城市的老建筑真的就是最有文化的城市记号。请问萧老师,您做着九十年前梁先生们开始的事业,但这绝不是仅仅几个名人、学者和有钱人呼吁宣传和关心就解决问题,而应该是通过文化教育、社会宣传及有力的法律保障,让更多普通老百姓认识它的重要性。您同意吗?我们普通市民应该做些什么?谢谢!

  在过去,戴季陶先生就看到了这个问题,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找来了营造学社,但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能抵挡住历史的洪流。而80年后,我们也依旧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大量的古建筑依旧从城市里消失了。比如我所在的成都,城里的古迹,也就只有周边还有些明代寺院,清代的会馆,其他大量的古建筑已经消失了。

  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去了解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庙、城隍庙、牌坊,一座建筑虽然从城市里消失了,但是文化并没有消失。这个文化才是我们的根脉,像文庙,许多城市里的文庙都不在了,但是崇尚儒家的传统,祭祀孔子的传统,却没有消失。从这个角度而言,建筑是有寿命的,但是其背后的文化,却是源远流长的。

  如果想要了解学社的历史,林洙写过《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如果更感兴趣,可以看看《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