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多措并举提高文物古建保护和防灾减灾能力

古建知识2023-01-10古建保护古建无保护文物
民众保护古建筑,古建无保护文物,古建文化保护,多措并举提高文物古建保护和防灾减灾能力,民众保护古建筑,古建无保护文物,古建文化保护“建议以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工作模式探索为突破口,文物部门持续推动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

多措并举提高文物古建保护和防灾减灾能力

多措并举提高文物古建保护和防灾减灾能力,

  民众保护古建筑,古建无保护文物,古建文化保护“建议以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工作模式探索为突破口,文物部门持续推动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文物、科技等相关部门,指导各专业单位继续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推动基础研究、新技术应用等,研发文物建筑重大安全风险的早期发现、系统防控、应急处置技术体系等。”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就如何提升文物建筑防灾减灾能力提出建议。

  近年来,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对我国文物造成的损害明显加剧。据统计,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甘肃、陕西等地2处世界文化遗产、14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大量的文物保护点不同程度遭到损坏。2021年汛期,河南、陕西、山西等省份受持续特大暴雨极端天气影响,2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毁,主要是屋面漏雨、古城墙坍塌和文物建筑垮塌等。

  深入分析近年来我国文物建筑遭受的自然地质灾害,张自成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文物建筑致灾风险多、抗灾能力弱,同时防灾整体水平不强。

  “我国文物分布区域复杂,许多位于山区、河流、湖泊、沟谷等区域,容易受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等致灾因素影响,遭到较大范围的严重破坏。”张自成进一步解释道,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构架结构,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砖瓦等,容易在自然地质灾害中受损。尤其是古桥梁、古城墙、古民居等文物建筑年代悠远,受自然环境侵蚀和人为活动影响,抵御自然地质灾害能力弱。同时,文物修缮中对文物建筑防灾减灾措施缺少针对性指导,一些地方文物防灾减灾尚未作为重要和专项内容纳入地方自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当中。“各地基层文物部门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队伍建设薄弱,防灾减灾物资装备保障不够,面对重大自然地质灾害,文物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就显得力不从心。”

  “文物珍贵脆弱、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产权复杂,防灾减灾工作既是系统工程,也是专业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张自成建议,健全中央层面协调机制,文物、应急部门开展文物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掌握房屋建筑、桥梁、宗教场所、博物馆、旅游景区等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数据。探索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图编绘,与气象部门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文物灾害风险预判、防范和统筹部署工作。

  近年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针对文物建筑保护与防灾减灾问题,多次举行专题培训座谈会,就古建筑的防灾减灾与修缮加固,古建筑的保护与现代防灾规划技术与管理,古建筑保护中的防灾减灾问题综述,古建筑的消防现状调查和消防对策,古建筑防灾减灾整体解决方案与案例分析,古建筑的修缮、加固与开发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在古建筑恢复与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研究。从灾前预防的前瞻理念到灾后抢救的创新技术,从受灾文物应急保护的具体做法到防灾减灾理论体系的搭建,对我国文物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提升,和文物建筑保护的安全防护水平整体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物古建保护,任重道远。提高文物古建防灾减灾能力,是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亟须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浑源悬空寺它在悬崖峭壁上悬挂了1500多年,被M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界最奇险的建筑

  在过去,大户人家如果有闺女的话,会把后院建成阁楼院也就是绣楼院!此绣楼是潘家为女儿所建,建于清朝中期

很赞哦!